客服新員工培訓需要避免陷入6個誤區

眾所周知,新員工是公司新鮮血液,也是公司的未來。因此,作為打造后備梯隊人才隊伍重要的一環,新員工的培訓應得到充分重視。
與那些沒有得到良好入職培訓的員工相比,那些得到良好入職培訓的員工3年后的保留率要高出69%;與那些入職流程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的員工相比,入職流程得到足夠重視的員工能夠早2個月達到最佳工作效率,新入職員工成長為成熟員工成長周期一般要9個月。
所以,今天小編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客服新員工培訓應避免陷入的6個誤區。

1、對培訓關注度不夠
任何工作想要保證有效完成,壓力必不可少。很多老板或人力資源高層通常重視招聘、績效或薪酬,但對培訓往往關注不夠,原因很簡單,這幾項工作的結果顯而易見,招聘效果差企業無人可用,績效與薪酬不完善,員工流失率大或積極性不高。
而培訓效果的好壞則很難形成具體的評判標準,跟進與反饋通常不能持續地執行,培訓結果無法數據化,老板無法看到明顯的成績從而對培訓更不重視,導致培訓工作者執行力變差,形成惡性循環。
2 、對新員工需求過于表面
新員工培訓開展過程中,經常會無意識地忽略新人對培訓需求的了解,沒有站在新人的角度上去考慮他們想要得到哪些知識和技能的學習。
①從過往的新人培訓反饋來提煉,進行需求的長期優化分析,如某一課程有超過80%的受訓新人表示在未來的工作中幫助較大,則把這一課程定性為優質課程;
②培訓的過程中進行觀察分析,時刻關注新員工對培訓課程的反應和想法。
3、對培訓內容碎片化
對于新員工培訓有的公司培訓只是簡單的發份員工手冊,要求員工看完后考試;有的則是對公司的管理制度進行羅列講解;稍微正規的公司有新員工培訓的規劃,準備幾天的培訓內容,但也只是關注講什么,而沒有關注新人想要學什么,對新員工培訓內容偏向于制度化與碎片化,缺乏完整的體系,實用性也不高。培訓信息零碎,很多新員工在培訓后對公司所處的行業環境、公司背景、工作中需承擔的責任和義務不能有清晰的了解,間接影響了在試用期的穩定性。
4、對培訓形式機械化
新員工培訓流于形式的例子比比皆是,緣于企業對培訓的不重視。培訓形式缺乏創新,培訓過程中互動、交流較少。過多的培訓形式,以授課填鴨式為主,知識點缺乏針對性、指導性,甚至沒有感染力,臺上連篇累牘,臺下昏昏欲睡。
提升培訓活力可考慮多種形式結合,如引入案例式、研討式,培訓過程中穿插游戲寓教于樂,擺脫枯燥的說教。
5、對新員工缺乏持續關注
新員工培訓是貫穿于整個新人試用期的過程,有時甚至更久,而非簡單的一兩天培訓可以解決的問題。多數情況在完成新人的集中培訓后,就不管不問,奉行實踐出真知的理念??梢宰尶头鄬W習其它客服先進的管理經驗,取長補短。
工作中學習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,也鼓勵傳、幫、帶的制度,同時也要考慮到新人在融入公司企業價值觀與工作環境的過程中,所面臨的困惑與期望。
新員工培訓有各種特有的方式可以持續,并將其貫穿到某一段時間內,不斷優化。如定期舉辦分享會,或者針對某一問題的研討會來進行回顧,也可以讓新員工輪流分享心得,來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與技能都有好處。
6、不做培訓總結及分析
我們往往會做培訓的記錄,卻很少會總結分析培訓效果。對于培訓的結果應該是有一個客觀的分析,這樣才能夠從培訓的結果中,分析這些新員工是否能夠勝任目前的崗位,或者崗位的分配是否合理。
員工的行動能力是由觀念、知識和技能三者相輔相承的。企業在培訓時,思路應是全方位的,只有全面提高員工的觀念、知識和技能水平才能全面改善員工的行為能力。